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公布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1.08.06  打印本页  分享: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德国能源署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于2021年5月14日正式发布,并自2021年6月14日起生效实施。该标准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编号为T CSUS 15—2021。《标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德国能源署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于2021年5月14日正式发布,并自2021年6月14日起生效实施。该标准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编号为T/CSUS 15—2021。

《标准》共分6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性能、施工质量、运营质量。标准发布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德国能源署即将共同启动相关项目的评价及国际联合认证工作。

标准启动背景

自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首次发布以来,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项目实践越来越广泛。截至2020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累计达到2.47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2020年,当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已达77%。与此同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中国从无到有,标准政策、示范推广、产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绿色建筑定义的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高质量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之上,仍有很多扩展和提升的空间,如进一步增加对建筑能效和施工质量的高标准和细化要求。201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建中心与德国能源署结合双方在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具有相关经验的机构和企业共同启动《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在此, 我们对下列各参编单位的大力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摩码人居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家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旭格国际建材(北京)有限公司。

标准编制启动会议于2017年11月2日在北京绿建中心召开

目标群体

本标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建筑节能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从事绿色、超低能耗建筑实践的开发商与城投平台、相关科研机构等。标准中有针对全国各个气候区的住宅与公共建筑能效的具体要求,比如对窗户的传热系数在不同气候区的限值。在便于设计人员和开发商选择合适的产品的同时,也便于节能产品厂商根据取值开发完善自己的节能建筑部品与设备。

标准内容与评价方法

与目前国内近零能耗与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相比,本标准具有详细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及条文说明。超低能耗建筑评价体系包括建筑性能、施工质量、运营质量3大类。建筑性能评价包括控制项、可选项和优选项。施工质量评价和运营质量评价仅设置控制项。

标准针对建筑项目的不同阶段共分预评价、建成评价和运行评价3个阶段。

首先,参评建筑或建筑群应满足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其次,超低能耗建筑评价分为基本级和优秀级2个等级。当建筑满足对应评价阶段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满足不少于9条可选项时,为基本级。已达到基本级的建筑,当满足对应评价阶段所有优选项的要求时,为优秀级。基本级与优秀级的能耗指标取值参照国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分别按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两大类定义不同的能耗指标。基本级节能率相当于85%节能建筑,优秀级相当于近零能耗建筑,即90%节能水平。

联合认证团队和标准优势

在合作过程中,德国能源署于2017年对绿建中心团队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节能建筑理论与全过程质量保证服务体系的培训。从设计审图到工地检查和验收,通过案例图纸以及工地照片,逐个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为未来双方团队联合进行评估认证奠定了基础。

中德绿建和建筑能效专家将一起为咨询认证项目保驾护航

标准通过设立基本级和优秀级,并在条文设置中鼓励项目选用所在气候区的不同技术路线,更便于开发商基于自身的市场特点和投资规模进行个性化选择,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此外,对于特别注重建筑质量品质的开发商而言,咨询认证更是增加了一个由专家把控实施质量的安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