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省市发布双碳细化方案 谁的步伐迈得最大?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2.12.30  打印本页  分享:
围绕1+N体系展开的双碳政策今年陆续推出,全国碳市场配套政策也得以更新完善。中国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12月2日,中国气候

围绕“1+N”体系展开的双碳政策今年陆续推出,全国碳市场配套政策也得以更新完善。

“中国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12月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国际金融论坛2022全球年会上说道。

过去十年,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已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2021年,国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约34.4%,累计节能约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37亿吨。

下一个十年,则将见证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2030年,国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2020年提出。次年,中央层面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提出双碳顶层设计“1+N”政策体系,筹备多年的全国碳市场也在同一年启动。

回望2022年,中央和地方陆续推出围绕“1+N”框架展开的系列政策和保障方案,各领域、各地区纷纷明确减排目标和路径。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配套政策得以更新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下称CCER)重启也呼之欲出。

“1+N”政策体系拉开序幕

去年提出的双碳“1+N”政策体系,是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线。其中的“1”,是指2021年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随后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则明确了碳达峰期间的具体行动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2022年,“1+N”政策体系的细化方案渐次落地。据界面新闻统计,今年以来,累计有23个省市发布了当地的碳达峰《意见》或《方案》。其中,江西、上海、海南等16个省市正式印发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了2025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

绝大部分省市设置了明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青海位居首位,到2025年,青海拟实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52.2%,2030年则达到55%左右。截至今年6月底,青海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达47%。

海南则设置了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54%的目标。广东、广西两地确定了30%以上的2025年目标,并计划在2030年达到35%左右。


23省市碳达峰阶段性目标

上述省市中,有17个设立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目标。例如,内蒙古计划在2030年实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江苏计划在2025年分别实现风电装机达2800万千瓦以上,光伏装机达35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全国计划实现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在能耗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方面,各地设定的目标则相对谨慎。除了少数省市明确目标数字外,大部分仅表述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值”或“持续下降”。

辽宁、广西等七地的碳达峰方案中,计划在2025年实现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3%-14.5%,与国家提出的下降14%的目标大致相当。天津、福建等九省市则明确,将在203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以上,与国家规划保持统一,上海则提出了降幅为70%的目标。

分领域、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是“1+N”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建设和工业两大领域均已出台相应文件。

7月,两部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在2030年基本建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8月,三部委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在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并强调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等为重点行业。

截至目前,建材和有色金属行业已发布各自的碳达峰方案,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的方案则尚待出台。其中,建材行业要求在2025年前实现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有色金属行业则要求在2030年改善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并使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30%以上。

在交通运输领域,《“双碳”交通运输工作实施意见》在今年6月发布,提出将大力支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可再生合成燃料车辆、船舶,甲醇、氢、氨等新型动力船舶,LNG动力船舶,可持续航空燃料,交通电气化替代等应用的发展。

同时,一系列保障方案也将为“1+N”政策体系添砖加瓦。《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两项政策目前均已出台。

前者强调,将在2025年基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并提出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碳市场标准四大标准的范围。后者则提出,将在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在2030年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

财政部也在今年发布了《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在203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2022年拉开了“1+N”政策体系落地的序幕,若更多细化政策在此后继续落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的顶层设计将得以构建完成。

碳市场打补丁交易活跃度提升

2021年上线的全国碳市场在今年度过周岁生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旨在以市场化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其交易标的是纳入管控企业每年获得的碳排放配额。

发电行业是首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行业。目前,全国碳市场涵盖2162家发电企业,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45亿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在履约周期内,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如超过配额量,需通过在碳市场购买配额,以补足缺口。

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碳市场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但在今年开始的第二个履约周期,碳市场交易低迷、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反映出配套政策体系的不足。

在全国碳市场上线一周年之际,业内普遍认为,亟需明确市场政策,为交易各方提供明确的政策预期。

相关政策在年末落地。11月3日,生态环境部下发《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分配方案》),明确了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配额分配的方法及规则,明确配额发放规模将在未来逐步收紧。

主管部门也对发电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相关的意见在今年11月对外征求意见。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补上政策漏洞,帮助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

12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官网发文称,生态环境部近期连续发布全国碳市场重要政策文件,完善市场制度机制,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该交易所承担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的月度交易数据

全国碳市场在12月迎来交易井喷。12月16日-12月27日,全国碳市场已连续8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突破10万吨。截至目前,12月的总交易量已达约2442万吨,接近前 11个月交易量的总和。

截至12月2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7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3亿元。

在全国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的同时,碳排放权期货也已纳入议事日程。今年8月,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文件,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并支持碳排放权等期货品种上市。不过截至目前,当地尚未有相应的具体政策出台。

此外,CCER市场亦有望在近期重启,成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CCER是指针对国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项目备案在2017年暂停,目前只有存量CCER可在市场交易。

在10月的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建设,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CCER市场。

11月,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也在公开场合表示,“CCER重启是必然的。”他指出,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可以促进形成市场柔性机制,丰富产品类型,帮助遵约市场和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由北京绿色交易所负责建设,目前全国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开发建设已接近尾声。

“中国碳市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平稳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11月的COP27峰会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对碳市场作出上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