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碳,禁止天然气入户?峰值已现?
一场天然气之争在美国各地愈演愈烈。
包括旧金山、西雅图、丹佛和纽约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已经颁布或提议采取措施,禁止或不鼓励在新建住宅和建筑中使用天然气。而早在两年前,加州伯克利就已经于2019年通过了全美第一个天然气入户禁令。
而这些城市颁布的禁令反过来又导致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田纳西州、堪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进行立法,禁止在本州推行天然气禁令。此外,俄亥俄州也在考虑类似立法。
如果对照美国大选地图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支持天然气入户禁令的城市主要位于支持民主党的蓝州,而反对天然气禁令的州主要都是共和党的红州。
淘汰天然气入户对减排至关重要
支持淘汰天然气的人们认为,新建住宅和建筑完全电气化会大大增加全国风力和光伏电站的数量,从而使国家电网更加清洁,逐步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气候活动家们引用环保局的数据表示,全美家庭和企业占全国每年温室气体排放的13%,主要是因为大量天然气被用于烹饪、取暖、及烘干,而减少这一比例对于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加州建筑脱碳联盟的主任Panama Bartholomy表示,该组织正在推动该州在2030年前使家庭和企业减排40%,并在未来几年内为当地所有住宅采用零排放设施。他说:“感觉就在突然之间,关于天然气问题的讨论进度就比两年前还要深入,这个速度我们真是没见过。”
全电住宅带来高昂的成本且无法保障家庭能源安全
但反对天然气禁令的人们则反驳称,要使大量家庭完全用电会带来巨大的成本,而且万一出现极端天气,拥有第二种能源渠道对家庭能源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且退一万步说,用燃气灶做饭更香啊。”
其实如果都是全新建造的住宅,全电力与天然气在成本上是有竞争力的,高昂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改造现有的天然气取暖和烹饪系统。旧金山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要改造现有天然气住宅的花费预计在34亿到59亿美元之间,而这些费用将由市政府和居民共同承担。
而对于烹饪来说,电磁炉的成本也会比燃气灶更高,尤其是对于专业厨房来说。全美各地的餐饮协会都对全面电气化提出了担忧。
来自公共事业行业的反击
公共事业行业的反击来得也不慢。
比如亚利桑那州去年就成为了第一个立法禁止市政当局颁布天然气禁令的州,要知道那时候该州还没有开始考虑天然气禁令。该州立法主要是由当地商会推动,商会CEO Garrick Taylor则表示,此立法是出于对天然气禁令会导致更高电力成本以及减少居民和企业能源选择的担忧。
Garrick Taylor说:“如果你看到加州出现了个什么东西,那你们州的某个城市说不定就会考虑引进。”
另外,全国性游说团体美国天然气协会也一直在推动地方政府立法禁止天然气禁令。协会会长Karen Harbert认为不加区别地进行普遍电气化会给电网带来压力,导致电价上涨,甚至反过来加大了对天然气发电厂的依赖:“不能一刀切。不是说把所有东西都电气化就能解决气候问题的。”
全美公共事业行业面临未来转型
这场天然气争端有可能重塑美国公共事业行业的未来,以及全美对于天然气的需求。毕竟至少从现在来看,美国的天然气产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有些公共事业公司同时供应电力和天然气,受影响可能还不会很大。但是在住宅电气化浪潮下,有些只供应天然气的公司则面临着增长放缓甚至需求逆转的前景。
另外,对电力日益增强的依赖更提高了天然气输送系统成为搁浅资产的可能性,换言之,这些设施可能在还没收回成本之前就要被废弃。
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加州等地的政府机构已经开始评估天然气公司在未来需求趋稳甚至下降的情况下的转型问题。当地的公共事业公司在寻求新的投资机会时也开始考虑同样的问题。
比如服务于加州1600万人口的PG&E公司,其能源战略总监Jan Berman就表示,如果更多的住宅被改造为全电力住宅,该公司可能会缩减其天然气传输系统:“我们欢迎除天然气之外任何新的投资机会。因为随着加州推进去碳化进程,对天然气系统的投资可能会得不偿失。”
天然气与法律公号的评论为: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明确上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包括天然气在内的不同能源的地位和竞争力将会逐渐发生变化。就天然气而言,在实现碳中和之前依然是发展最快的化石能源,长期内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之后再逐步转型,以满足能源系统的脱碳需求。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已于2007年达到碳达峰,提出的碳中和目标是: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让美国实现碳中和。今天的这篇文章主题是关于美国部分城市的天然气禁令,就是在“碳中和”大背景的驱动之下开始的天然气的转型之路。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用了43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目标是要经过30年,会比现在美国的碳中和之路走的更深刻。面对“碳中和”目标及不同能源竞争的新形势,中国天然气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供储销能力,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并未雨绸缪应对天然气达峰后的去碳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