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座建筑有绿色星级标识居全国第七 湖北建筑绿意渐浓

来源: 湖北日报  时间: 2017.10.12  打印本页  分享:
每年省下121 9亿度电,170座建筑有绿色星级标识,居全国第七位
  每年省下121.9亿度电,170座建筑有绿色星级标识,居全国第七位——

  湖北建筑“绿意”渐浓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建筑节能成效显著,建筑节能领域共形成每年节约365.6万吨标准煤的持续节能能力,折算成发电量相当于121.9亿度,可供武汉市在夏季用电高峰时使用2个月。而在“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计划推动建筑节能更上一层楼,新增建筑节能能力367.5万吨标准煤。

  新增节能建筑2.47亿平方米
  四成房屋有了节能本领


  2012年,湖北省在武汉城市圈开展低能耗居住建筑试点,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由节能50%逐步提升至 65%,2015年,这一标准在全省县以上城区全面执行。5年来,全省累计增加节能建筑面积2.47亿平方米,节能建筑面积已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约40%。

  降低建筑能耗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湖北省相继颁布了《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出台了《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法规政策体系。省住建厅每年对照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各市州工作完成情况,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好的30个市县给予奖励。

  采用地源热泵代替空调,襄阳高新区检察院办公楼冬夏季节可减少三分之一的耗电量。襄阳的山水檀溪、白云人家等小区也用上了地源热泵,居民们房间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社会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人们更青睐“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建筑。如武汉市民之
家,使用了自然采光、雨水回收、灵活隔断等技术,可循环材料的利用率大于10%,是一座优秀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这样的绿色建筑正在全省大力推广,如黄石从今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机关办公楼、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都按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据省住建厅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16个市州共新建绿色建筑293座,总建筑面积2123万平方米,其中取得绿色星级标识的有170座,居全国第7位。“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通过政策激励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标准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过程监管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使全省新增节能建筑2.2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6000万平方米。

  73亿块红砖退出舞台
  绿色建材迎来发展风口


  实心黏土砖,俗称红砖,曾是随处可见的建材。

  制造红砖会消耗大量黏土、煤炭,排放烟尘。而且,红砖楼房的自重大,导致楼房桩基、柱子不得不用更多的钢筋水泥加强,间接消耗了更多资源。

  建筑要节能,必须从建材下手。“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县以上城区全面“禁实”,关停黏土砖生产企业592家,淘汰黏土砖产能73亿块,111个乡镇通过了“禁实”验收。

  淘汰落后产能,带动了一大批新型墙材和节能产品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型墙材企业数量达到946家,年产量280.35亿块标砖,新型墙材产量占全部墙体材料总产量的86.4%,城镇建筑新型墙材应用率提高到94%。

  绿色节能建材大量涌现,也推动了房屋建造方式的变革。楼板、梁柱等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到工地“搭积木一样建房”的装配式建筑,由于其绿色环保的特性,市场前景看好。

  装配式建筑得到政策支持。在全省范围内,“一主两副”和荆门已被湖北省确立为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地区,建有生产基地和园区的孝感、黄冈、仙桃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他地区为鼓励推进地区。武汉市规划,到今年底,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将不低于10%。2018年至2020年,这一比例将逐年递增10%。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