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按要求盖,最高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罚款!

友绿智库认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底线,而且正在向高星级发展,未来不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拿不到地,如果拿到地不按要求建造还将被重罚。发展绿色建筑不但成为必选项,还成为了必选项中的首选项。
《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草案)》要求之细致、处罚之严格,都很让人惊讶,友绿智库择其要点进行解读。
基本要求

减少建筑能源消耗被单独提出进行强调。

只要更高,没有最高。

友绿智库认为,对建筑能耗的管理只会越来越严格,绿色建筑技术服务发展前景大好。

不做绿建,未来可能真的拿不到地,而且都将用合同确定。

这条很重要,如果不按照绿色建筑执行要求进行建设,后果非常严重,详情在后文。

这条规定减少了钻空子的可能性,但对消费者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也很重要。
运行和改造
对于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要求相当细致,从运行、公示、智能化、设施保护等方面都做出了要求。
未来,所有的建筑都要和市建筑智能化系统联网,进行能耗监测。

各地已经纷纷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限制,而且(草案)也明确提出“超过能耗限额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建筑调适、节能改造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至限额之内。”如果超了,将要面临处罚,详见后文。
奖与罚
奖
(草案)中从社会参与、鼓励支持、财税支持、容积率和绿地率、信用激励、评优评奖、绿色金融七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激励。


需要注意的是,激励政策还是以高星级为主。
罚
而从处罚上看,对于责任认定十分清晰,处罚也非常严厉,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最全、最细的绿色建筑罚则。



处罚对象涵盖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图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销售企业、建筑物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甚至还包括相关行政机关及其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可以说从绿色建筑还是图纸开始直至建成运行,除了对拆除没有做出规定,建筑全生命周期基本全部包括。
其中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处罚程度较重,“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的罚款足以让责任方在试图“洗绿”的时候仔细思量是否值得。毕竟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也未必能达到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五。
小结
根据友绿智库2022年1月12日发布的《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研究报告》,按当前各地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实现各省市绿建100%覆盖。

友绿智库认为,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已经从过去的普遍奖励改变为现在的高星级奖励,而《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草案)》或许代表着一种新的政策走向:不做就罚。如果最终(草案)通过并实施,或许将在四川推广,甚至影响更多省市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