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计算与评价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来源: 友绿  时间: 2023.04.27  打印本页  分享:
2023年4月26日,由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友绿(北京)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计算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3年4月26日,由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产研院)和友绿(北京)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友绿公司)共同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计算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中建产研院黄宁博士主持。首先,中建产研院院士办执行主任石敬斌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感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给予标准立项支持,欢迎各参编单位和专家的加入,并预祝标准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然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副秘书长朱荣鑫代表协会讲话并宣布编制组成立,宣贯标准编写规定,对标准的编制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
 

 

       友绿公司黄俊鹏博士代表编制组汇报了《标准》的工作大纲,介绍了标准的编制背景、目的、意义及必要性、标准框架及主要内容、任务分工及进度计划。

 

        黄俊鹏博士指出,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是站在建筑的视角看建材碳排放,本标准的制订将对总包企业施工建造、设计院低碳选材、建材企业技术创新、房地产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等都起到参考指导的作用。编制组对《标准》的框架、关键技术内容以及编制分工等事项进行了认真讨论,确定了后续编制工作安排。

一直以来,建筑业节能减碳工作的关注焦点主要在建筑运行阶段节能潜力的深入挖掘,而对于建材产品带来的隐含碳的减排问题缺乏关注。此外,随着建筑业对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需要选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以确保建筑运行阶段的保温隔热等指标要求。
 

       高性能的建材产品,相对于普通建材通常在生产阶段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但在其使用过程则发挥了相比同类型产品更优良的保温隔热效果。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如何科学量化并评估这类功能型建材产品在建筑运行阶段所贡献的减碳效果,是目前建材与建筑行业协同减碳所关注的焦点。

 

      《标准》旨在指导建筑业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合理量化与评价相关建材产品对建筑排放的贡献,解决建材与建筑协同减碳的共性问题,促进全产业链的碳减排,为建筑领域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一定支撑。

 

        主编单位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技术中心的法人实体公司,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世界500强排行第9位)唯一直属的研发机构,创建于199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以中建集团名义承接国家授予中央企业的科研项目,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科技研发或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重大项目的安全、绿色、科学履约提供技术支撑。

 

        友绿(北京)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构建在海量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和产业大数据基础上的建筑碳中和大数据咨询服务公司。友绿应用最新的分析工具和最先进的技术——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序列模式分析——来发现城市或建筑的碳排放模式并建立碳排放预测模型,以帮助政府部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能力,帮助城市在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提高竞争力。

 

        作为国内提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的倡导者与先行者,友绿致力于以专业服务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控制经营环保风险、增强企业“双碳”竞争力并彰显ESG责任感。

 

        参编单位同济大学、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泛华建设集团、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太古地产、北京中标绿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20余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标准》计划于2024年完成编制,并开展试评工作,欢迎有意向、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完善,填补我国建筑隐含碳标准的空白,助力建筑行业“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