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建筑先锋示范倡议正式启动
友绿智库黄俊鹏博士,分享了《碳中和建筑,从理念到实践》报告,从当前“双碳”政策和行业背景出发,对碳中和建筑的概念、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现场黄博士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建筑先锋示范倡议,将在全国范围内树立30个碳中和建筑标杆示范项目,30项低碳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传播。
为什么要发布这个示范计划,先要从碳中和背后的发展权之争说起。
碳中和背后的发展权之争
排放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有了排放权,才有发展权。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说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与气温升高有必然联系的话,那么全球变暖首先是由发达国家历史上的巨大排放导致的,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大气中现存CO2排放中,约70%至80%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然而西方国家却选择性失忆加失明,把手电筒照在别的国家身上。
碳关税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其他未征收碳税、能源税或者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生产的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碳关税本质上是一种边境调节税。
自2022年6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碳关税的机制提案后,接下来只需要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三方会谈讨论出一个最终版本,碳关税的实施势在必行。欧盟设立碳关税意图设立以欧盟为核心的全球碳排放定价体系,占据全球气候规则制定高地。与欧盟碳关税不同,美国碳关税提案采取“超过平均值部分收税”。
专家表示,欧盟新版碳关税政策显然违背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原则”,它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与当代责任相混淆,通过密切的全球经贸往来将碳排放责任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身上,以经贸关系迫使发展中国家遵守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政策。
与此同时,美欧等经济体在碳关税政策上的政治共识渐趋一致,如果未来美欧就碳关税政策达成一致意见,组建一个将美欧市场囊括在内的碳关税市场,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碳关税政策最终将会演变成发达国家施压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武器。中国明确反对碳关税。
双重标准
西方国家一方面保持着高资源消耗的生活方式,一方面高喊减少碳排放,制定规则让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永久的原材料供给源。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总用电量为37945.4亿度。其中,美国居民用电量,占据了约38%,也就是14419.3亿度电。按照美国3.3亿人计算,美国去年人均年用电量为4369.5度,人均每月用电量达到了371度。反观国内,去年居民用电量为11743亿度,与美国居民用电总量相当,但人均每月用电量为69.3度,大约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建筑方面,由于欧美钢筋混凝土等建材产品碳排放强度较低,欧美建筑的隐含碳强度普遍低于中国;但由于生活习惯方式不同,建筑运行碳排放高于中国(在美国,建筑内的空调基本全天开放)。国内某地产企业的项目按照西方某些建筑评价标准,56.8kg CO2/m2就能算作净零碳建筑。
西方国家有放松碳中和目标的趋势
7月5日,德国宣布放弃“2035年100%绿电”的承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7月5日,德国宣布计划重写1970年代的立法,将纳税人的资金投入能源供应商,为可能的经济衰退做准备。
在德国 Grossraeschen 附近的 Welzow-Sued 露天矿,工人们观看斗式挖掘机清除覆盖在褐煤上的泥土
哥本哈根的ARC(Amager Resource Center,阿迈厄岛资源中心)焚烧设施没有达到丹麦能源署(Energistyrelsen)设定的标准,将不会获得国家拨款。ARC 是哥本哈根的一家大型环境友好型垃圾处理场。Amager Resource Centre每天负责接收处理来自哥本哈根五大区的生活垃圾与企业废弃物,再将垃圾变废为宝,生产出热力和电力。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长索菲哈斯托普安德森 ( Sophie H storp Andersen ) 8月22日表示,由于该国垃圾处理行业垄断企业ARC不符合丹麦政府在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哥本哈根不得不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转而尝试在2026年到2028年实现目标。
由于担心冬天燃料短缺,近日,数十辆汽车和卡车在波兰东部波丹卡的一座煤矿前排起长队,等着买煤。
近期受全球油价上涨,俄乌冲突的影响,欧盟中的法国将在今年冬天重开圣阿沃尔德3月关闭的火电厂;奥地利总理已宣布重启在梅拉赫区的火电厂;荷兰能源部长宣布内阁将修改法律,解除对本国火力电厂35%容量运行限制;希腊将火力发电厂的退役推迟到2028年,还加大了煤矿开采。
图为笔者2018年摄于奥地利某区域热站废弃的燃煤设施,高高的烟囱上,有一个摄像头正对着一家来此安家的白鹳。随着西欧大部分国家重启燃煤设施,照片中的白鹳估计很快将不得不寻找下一个栖身之地。
西方标准带来了什么?
在环保问题上,西方国家同样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得益于早期工业化带来的“经验和教训”,西方也较早开启了建筑业的环保运动。
早期西方可持续建筑标准启蒙了我国的建筑行业,丰富了市场选择。但在我国房地产业、住房建筑业的碳中和进程中,采用西方的碳排放核算标准、零碳认证标准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远大于其贡献。
首先,照搬西方的低碳标准,脱离中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土壤,无视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事实,影响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不利于本国的低碳科技创新;
其次,采用西方的低碳标准,为西方标准体系支付审核费和认证费,这些收费并没有反哺到中国经济。以美国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截至2021年年末,已有7,350个项目申请认证,获得认证的项目数量超过3100个。仅注册费和认证费,就给美国贡献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纯收入。而长期以来,这些收费都是以信用卡免税的方式汇到美国,没有给中国创造任何就业、带动任何产业进步,反而助长了部分绿色建筑预认证标识弄虚作假的风气。
最后,用欧美标准来评中国的零碳建筑,不仅会弱化我国对建筑碳排放数据的治理权、解释权,还将导致建筑领域碳排放数据的泄露,甚至影响国家安全。数据主权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由此可见,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高于一切资本的力量。
丁仲礼院士2021年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做出预测:西方国家就是在放空炮,你以为它们会真的会减排吗?咱们走着瞧。丁仲礼院士认为只有中国才会说到做到。
我国的独特优势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低碳清洁能源领先全球
中国在风、光、核、水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建造和制造能力、安装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这些清洁、低碳的能源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建立,为低碳和零碳建筑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远胜于西方的优势。
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无人机照片)。
“中国建造”正在成为新的“国家名片”
目前,“中国建造”也正在成为新的“国家名片”,从非洲第一高楼,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的卢塞尔体育场、尼泊尔最大的水电站,再到孟加拉国最大的基建项目,今年以来,一大批海外工程顺利完工或完成阶段性目标。仅以中国铁建为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海外业务覆盖沿线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增长到近700个。中国建造正在大步走向海外,基建狂魔之名响彻全球。
低碳建筑标准方面,我国已有成熟的低碳建筑相关的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6月15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碳中和建筑评价导则》,这是中国第一个聚焦于碳中和建筑的行业标准,有助于引导碳中和建筑的发展。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也正在制定过程当中。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先生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建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暨“可再生能源助力建筑与城市低碳发展高端论坛”中,发表题为《迎接三个趋势,开启碳中和建筑新时代》的演讲中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现代建筑科技正面临三个革命性新趋势:
趋势之一,从传统的节能建筑转向正能建筑
趋势之二,“建筑结构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趋势之三,建筑物可以作为能源的存储单元。
仇保兴先生表示,我国与全世界其它国家建筑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我国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比例更高,因此我国建筑的碳排放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建筑低碳化乃至碳中和在我国的“双碳战略”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才方面,16年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发展碳中和建筑的技术、市场和人才基础。而且我国已经加快了碳中和人才培养进度,未来几年相关人才将不断涌现。
碳中和建筑先锋示范倡议
碳中和建筑,或净零碳建筑,不应成为下一个建筑贴“洋标签”的运动,在低碳发展方面,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西方国家正在丧失其领先地位,“洋标签”既不能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也不能说明其道德上的优越性。此时,我们更应当主动向世界讲述中国建筑的低碳发展故事。
友绿联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将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清洁供热分会等专业协会,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住宅技术委员会、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等机构的支持下发起“碳中和建筑先锋示范倡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30个碳中和建筑标杆示范项目,30项低碳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传播。
活动目的
- 探索建筑碳资产管理
- 促进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主、物业管理单位积极参与碳市场
- 研究城区、社区等区域化碳中和技术路径
- 推广高性能碳中和技术与产品
- 探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地产低碳发展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 探讨建筑碳中和提高企业ESG绩效的途径
活动规则
- 碳中和建筑申报主体为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主、物业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
- 碳中和技术和服务的申报主体为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企业、碳中和新技术或新产品企业
- 项目已通过施工图审查或已投入使用满一年
- 进行了碳排放计量计算(碳盘查),并经第三方核证
- 对无法减排的碳排放量进行抵消的凭据
- 进行了碳中和评价或认证(可选,非必须)
- 进行了碳中和声明
- 产品和技术需提交含产品碳足迹数据的EPD声明
荣誉加冕
- 成功获得先锋示范称号后,在友绿举办的年度房地产业碳中和指数发布会上,进行先锋示范项目奖牌授牌仪式。
- 颁奖(年度先锋示范项目,年度碳中和技术先锋,年度碳中和先锋实践个人)
- 提名项目将收录到《房地产行业碳中和指数研究报告2022》
传播推广
- 海外媒体:海外30+以上国际媒体平台,覆盖欧美12个国家和地区
- 国内顶级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以及中国建材报、中国建设报等权威行业媒体
- 友绿自有平台:友绿网(iGreen.org)、社区、 APP (uGreen.cn) 、会议、直播和友绿微信订阅号及其16个自媒体平台全程报道。
了解详细的申报规则,评审流程,项目注册和资料提交清单,可扫码联系,或致电:186-1826-4599。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