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缺口高达1350万吨 黑龙江供暖何解?

来源: 南方能源观察  作者: xylona  时间: 2018.12.08  打印本页  分享:
一边大刀阔斧关停小煤矿去产能,一边千方百计组织煤源保供取暖,黑龙江政府在这场“输不起”的双线作战中艰难求索,被地方政府裹挟着的众多热电厂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职责下,亏损也要生产。

一边大刀阔斧关停小煤矿去产能,一边千方百计组织煤源保供取暖,黑龙江政府在这场“输不起”的双线作战中艰难求索,被地方政府裹挟着的众多热电厂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职责下,亏损也要生产。下一个取暖季来临时,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部分地区供暖期长达半年,确保人民温暖过冬、亮堂过年自然也就成为一项服务民生的重大政治任务。

进入10月,黑龙江即将开启全面供暖。不同以往,今年采暖季黑龙江煤炭供应缺口高达1350万吨,巨大的煤炭缺口和步步紧逼的供暖日,犹如悬在黑龙江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黑龙江有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怎么就缺煤了呢?

时间倒退到两年前,黑龙江还在为煤炭过剩、龙煤亏损等问题困扰。如今,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剧,龙煤集团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还在持续,而煤炭的供需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在可预计的未来几年,黑龙江仍将持续缺煤。

这个“多油”“多煤”“少气”的资源省份,在煤炭去产能、环保压力与经济可承受能力多重因素的挤压下,能做出能源选择的空间十分狭小。在经历了2017年因神华蒙东露天煤矿受征地进度滞后停产而缺煤的紧急状况后,由于蒙东的矿井环保整改等原因,2018年,黑龙江的煤炭供应紧张提前了3个月。自2018年6月份开始,黑龙江全省上下多个部门就开始提前为煤炭保供做准备,但落地抓手仍然非常有限。

煤炭供应缘何如此紧张?黑龙江煤炭增供问题能否解决?作为供热主体的热电厂又该如何应对煤炭涨价?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描画出黑龙江省煤炭供应的现状、探寻煤炭短缺原因及造成电厂困境的根源。

省长求煤

和2017年突发因素致使黑龙江缺煤不同,2018年缺煤几乎是个共识。7月开始,关于冬季黑龙江煤炭供应紧张的讨论在北京及东北的能源圈里悄然流传开来。

黑龙江省内能源界人士告知记者,2018年黑龙江的煤炭供需形势比2017年更严峻。一份统计材料显示,今冬明春供暖季(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黑龙江采暖季的煤炭供应缺口为1350万吨,其中发电供热用煤缺口1000万吨,工业企业用煤缺口350万吨。据悉,黑龙江政府已就煤炭供应缺口问题多次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当面汇报。8月13—15日,国家能源局领导还专程前往黑龙江调研能源发展情况,期间黑龙江的相关政府部门也就煤炭保供问题进行了汇报,恳请协调解决。

对于黑龙江来说,缺煤意味着冬季老百姓的取暖缺乏保障。不同于全国大多数北方地区,黑龙江的采暖时间全国最长,长达6—7个月,对煤炭的依赖巨大。当前,黑龙江的采暖形式以热电联产为主。据黑龙江发改委统计,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全省清洁供暖面积为34969万平方米,超低排放热电联产高达21355万平方米,占比61%,再加上超低排放锅炉房、工业余热供暖等其他方式,以煤为燃料采暖的比重高达91%。

从山东到黑龙江履职不到半年,黑龙江新任省长王文涛就为煤炭保供问题专程去了趟北京。《黑龙江日报》报道,8月14日,王文涛前往神华大厦拜会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凌文。

会谈之际,黑龙江省工信委与神华销售集团签署2018—2019年供暖季煤炭增供框架协议。据悉,双方签订的煤炭增供的总量为400万吨,主要来自神华宝日希勒煤矿。

据公开报道,凌文表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一如既往支持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冬季将优先保障黑龙江煤炭供给,下一步蒙东煤矿扩能后的增量部分也将优先满足黑龙江市场需求。

作为回应,凌文随后也专程去了趟黑龙江。

国家能源集团官网报道,9月19日,凌文赴基层联系点——国电东北哈尔滨热电公司运行党支部,参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主题党日活动。期间,凌文深入哈尔滨热电公司调研,听取了国电东北黑龙江公司、哈热公司和销售集团东北公司工作汇报,要求销售集团东北公司大力支持黑龙江燃料供应、管控工作。

8月中旬恰好是黑龙江因为缺煤问题凸显之时。8月13日起,黑龙江省内的华电哈三电厂、华能大庆电厂、华能鹤岗电厂、油田热电厂共210万千瓦机组因为缺煤停机。与此同时,华电哈热、国电双鸭山、大庆油田宏伟电厂共61万千瓦机组因缺煤停止备用。

8月29日下午,省长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再次研究部署供暖用煤保供工作,强调集中力量切实做好煤炭的煤源运输储备调度工作,确保供暖季煤炭供需平衡,把冬季供暖这项最重要的民生工作抓紧抓实,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根据公开信息检索发现,今年6月以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了近10次的煤炭保供方面的会议,会议规格之高,涉及部门之广,影响面之大,充分说明了黑龙江煤炭供需形势的严峻性。

有知情人士表示,黑龙江保供不能全都指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虽然签订了增供框架协议,当出现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的原因,不一定能100%完成框架增供目标,黑龙江政府应该多渠道解决煤炭供应问题。

据了解,除了神华宝日希勒矿增供400万吨,黑龙江政府也逐渐明晰了煤炭增供路线图:本地龙煤集团增供200万吨,地方露天煤矿增供350万吨,俄罗斯进口煤炭增供50万吨。加上国家能源集团增供的400万吨,所有增供煤源合计1000万吨,离预计1350万吨的缺口仍相差350万吨。

黑龙江政府明确指出上述增供煤源仍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受到生产安全、运输物流问题等影响。

黑龙江可发力的点并不多。

不降反增的用煤量

与全国减煤、控煤的能源结构转型步调不一致的是,黑龙江的用煤量不降反增。

据黑龙江省工信委测算,采暖期黑龙江煤炭需求量为9100万吨,同比增加600万吨。其中发电供热用煤6000万吨,同比增加240万吨,工业生产用煤180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三产及居民生活用煤600万吨,同比持平,省外调出700万吨,同比减少40万吨。

而在供应侧,根据黑龙江省内和蒙东地区煤炭企业原生产供应计划测算,采暖期内黑龙江的煤炭供应量为7750万吨,其中省内煤炭供应为3900万吨,减少500万吨,蒙东褐煤供给量270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进口俄罗斯煤炭供给300万吨,同比持平。发电供热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及经销企业库存供给850万吨。

 

“工业生产用煤增长了400万吨以及省内煤炭供应减少了500万吨,两者之差,是造成黑龙江煤炭供应缺口的主要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道。

 

接受采访的黑龙江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黑龙江煤炭消费增长,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增长、城镇化的进程带来的需求增长。

 

如今,蒙东的褐煤也成了香饽饽。据黑龙江电厂人士反映,当前蒙东褐煤有惜售迹象,以待冬季涨价。《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如今也不了了之。

 

早在2009年,黑龙江就从煤炭调出省份转变为煤炭调入省份。此间随着煤炭工业产能的迅速扩展,煤炭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煤炭过剩严重,煤炭企业亏损加剧的背景下,一度出现了黑龙江打击内蒙古褐煤的情况。

 

中国的煤炭供应在2013年达到消费顶峰,消费量高达42.4亿吨,但国内的煤炭总产能超过了50亿吨,煤价也一路低迷。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联合环保部、商务部等6部委于2014年9月1日,出台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15年1月1日正式执行。《办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运输距离超过600公里的褐煤需要满足发热量不小于16.5MJ/kg,灰分不大于20%,硫分不大于1%。

 

虽然该政策在业内多被诟病,但对黑龙江而言,至少在煤炭过剩的阶段,成功地将内蒙古的褐煤阻隔在哈尔滨以西的区域。蒙东的褐煤在黑龙江省内最远可到达大庆,而哈尔滨占据了黑龙江区域煤炭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后,黑龙江省质监局重点对哈尔滨、大庆、绥化市辖区内商品煤使用量较大的发电企业、供热企业、锅炉(10吨以上)使用单位使用商品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使用不符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劣质商品煤的行为。

 

黑龙江省煤电企业人士认为,黑龙江政府打击劣质煤(蒙东褐煤)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龙煤集团的煤炭在本省的消化。该说法得到了国内煤炭行业研究专家的认可:“上述《办法》的出台虽然是全国性的,但受影响的地区非常有限,仅黑龙江地区比较明显,主要目的就是将蒙煤部分挤出黑龙江市场。”

 

此后不足两年的时间,黑龙江省内的煤炭供需关系发生逆转,由此带来黑龙江与蒙东煤炭地位发生逆转。

 

自2016年底开始,黑龙江省内天气出现极寒而紧急求救蒙煤之后,2017年冬季,神华露天矿征地进度滞后导致土方剥离施工暂缓而影响黑龙江的煤电,甚至部分停机。据悉,蒙东褐煤的调出量也正在减少。2017年蒙东褐煤的总调出量为1.6亿吨,2018年可能减少为1.2亿吨。

 

去产能年中猛提速

 

尽管研判的煤炭供应缺口越来越大,黑龙江煤炭去产能又意外地突然加速。有省内人士笑言,“这是一边挨饿,一边减肥。”

 

一方面,黑龙江政府的主要领导正在着力推进煤炭保供工作。据悉,黑龙江省政府的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做出多项调度安排,并亲赴哈尔滨、双鸭山、大兴安岭等多地督导煤炭保供工作。另一方面,黑龙江省政府多个部门正在着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

 

“不同于往年,随着新省长的到任,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从根本上对省内的煤炭工业进行整顿。”黑龙江省煤炭管理部门的人士坦言。

 

督促黑龙江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来自于6月初黑龙江省政府安全委员会收到的来自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的一份文件。

 

这份《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函》(安委办函〔2018〕41号)指出,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截至5月31日,黑龙江省煤矿发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增加、分别上升,死亡人数全国排第一。文件指出,黑龙江在淘汰落后煤炭产能方面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5月底,黑龙江省内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仍有390处,占比67.5%。小煤矿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反映出黑龙江在淘汰退出落后煤炭产能态度不坚决,工作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国务院安委会还认为黑龙江的煤炭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屡禁不止,对复产复工的验收把关不严,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

 

国务院安委会要求黑龙江加快落后产能淘汰退出。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规定,研究制定小煤炭淘汰退出的相关实施方案,原则上2018年底15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退出,坚决防止以停代关、以整代关或借扩能改造逃避关闭。

 

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会议分析认为,有关市(地)和部门淘汰落后产能的态度不坚决,关闭整顿小煤矿工作的力度不够,导致小煤矿大量存在,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屡禁不止,是造成事故易发多发的主要原因,小煤矿成为黑龙江省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根源。

 

在此背景下,6月14日,黑龙江政府专门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黑龙江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为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全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为此,该机构还确定了每双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每双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

 

此后黑龙江整治退出落后煤炭产能加码。2018年6月开始,黑龙江已经对全省复工复产验收不合格的15万吨/年以下煤矿一律依法依规责令停产停工,不再进行验收;未复工复产的15万吨/年以下煤矿不再受理验收申请,直接纳入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分类处理。

 

黑龙江省政府多次召开小煤矿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相继出台了“煤十条”与《黑龙江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过剩产能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黑政规〔2018〕13号)。规定自《工作方案》下发之日起,停止受理15万吨/年以下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延期申请。设计能力或者核定能力15万吨/年以下且不具备扩建到3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且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未满的煤矿,在2018年底前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在《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公职人员参与煤矿经营必须限期退出,对全省特别是四煤城(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公职人员、直系亲属参与煤矿经营的,限期两个月内必须退出经营,截至今年8月10日前未按期退出或者再入股、变相入股的,一经核查发现,以零容忍的态度依纪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专项整治与干部考核挂钩,将煤矿安全指标列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发生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对地方主要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值得注意的是专项整治不仅挂钩干部考核,还与当下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进行挂钩。

 

8月22日,黑龙江的四大煤城和龙煤集团公告了第一批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煤矿台账的公告。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公告涉及的2018年底新增的退出产能超过1000万吨。鸡西市煤矿从144处减少到62处,8月底前关闭15处。鹤岗市确定将关闭矿井21处,双鸭山市现有地方煤矿86处,确定关闭退出矿井46处,年底前淘汰关闭煤矿40处。七台河市确定关闭矿井67处,其中年底前确定关闭矿井56处。

 

“目前省里专门派人盯着我们去产能,我们全市地方煤矿今年已经完成的去产能就有10家15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接下来还有一批正在办理。”鹤岗市煤炭工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补欠账没有退路

 

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内的煤炭去产能一波三折。据新华社消息,2016年黑龙江超额完成去产能目标,去煤炭产能1010万吨,超过此前计划的去产能目标938万吨。

 

而到2017年7月,黑龙江发改委发布《关于2017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公示》,2017年黑龙江全省共计退出煤炭产能296万吨。受省内煤炭供应紧张的影响,3个月后,2017年10月,黑龙江成为全国首个下调了去产能目标的省份,下调后去产能量仅为76万吨,为调整前的26%。

 

2018年5月,黑龙江省发改委确定2018年的去产能目标为207万吨。而到8月,去产能又突增1000多万吨的目标任务。

 

不到3年的时间里,黑龙江的煤炭去产能从“超跑”到“停滞”,再到突然“加速”,背后反映的是政府随着煤价起伏在去产能问题上的摇摆不定。这从黑龙江四大煤城煤炭协会上书省政府的文件中可窥视一二。

 

2018年7月5日,得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预备出台《黑龙江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过剩产能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之际,鹤岗市煤炭协会联合双鸭山市煤炭工业协会、七台河市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上书“关于推动全省地方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建议”至黑龙省政府。该文件中提到,黑龙江地方煤矿十几年整治整合,政策多变,政出多门,事故多发,恶性循环。

 

同时上述文件还提及由于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缺失,导致外省在提前改造后“去产能”,而黑龙江省却是在改造前“去产能”。

 

上述部分观点得到煤炭行业的资深研究人士的认可。“黑龙江在去煤炭开采及去产能方面,一直都滞后于全国其他区域,比如9万吨以下产能煤矿的退出,黑龙江现在还在开采,同时在用工等方面也一直超过国家标准。”

 

对于这些疑问,黑龙江政府给出坚定的答案,据《人民日报》7月13日报道,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在全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说,四个煤城的汇报,像“一个语文老师教出来”的,基本上都还停留在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之类的表态层面上,无台账、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这样的表态本质上就是在等待观望,想以时间换空间。

 

王文涛指出,要关心群众生活,维护好社会稳定。地方各级政府要畅通信息,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做好资金筹措、供暖准备等各种预案准备工作。各部门要提前谋划,煤源、资金一定要提早备足备好,确保冬季供暖质量和供暖安全,既消除产煤地市和矿主等待观望的侥幸心理,又稳定社会预期,满足父老乡亲温暖过冬的需求。

 

“当前,黑龙江包括省长等领导和多个政府部门在全力保障煤炭增供,与此同时,对于落后的产能正在按照国家政策强力去除。”黑龙江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从黑龙江政府筹划中的冬季增供路径来看,地方露天煤矿成为冬季黑龙江保供的重要依靠。按照黑龙江政府的相关计划,在冬季地方露天煤矿预备增供350万吨。与此同时,黑龙江的地方煤炭企业又要成为省内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对象。

 

如何同时完成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目标任务?通过兼并重组达到产能底线或许是最现实的选择。通过矿井整合、扩储建设,新矿井达到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改善安全基础条件,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成标准化、机械化矿井。

 

而这些注定都要和时间赛跑。

 

据悉,黑龙江政府还在督促大兴安岭古莲河、神华国能宝清等露天煤矿加快土方剥离作业。神华国能宝清的露天煤矿正在办理相应的手续。“如果顺利的话,今冬明春,该大型露天矿将可能新增200万—300万吨的产量。”黑龙江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

 

煤电厂的挣扎

 

在保供压力下,“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加剧的案例屡见不鲜。

 

随着压力层层传递,当前,黑龙江各市县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供热煤保供工作。黑龙江各地级市已经相继与辖区的各县(市、区)政府签订《2018—2019年度保证供暖安全责任书》,与此同时,黑龙江工信委也与五大发电企业签订了保供责任状。在文件上,黑龙江省政府实现将保供责任下移。

 

“通过签订责任书,保证供热的责任就落在电厂的头上,至于煤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则由电厂自行解决。”黑龙江热电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黑龙江某电厂人士透露,为确保冬季供热机组“口粮”充足,进入9月份以来,全省电厂大量采购取暖用煤,各火电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督导保供工作,相关人员驻守各矿点和煤炭集散地,收集信息,寻找煤源,落实装车,对已确定采购的煤炭紧盯死守,确保煤炭发运到厂。

 

全省煤炭需求量大增,由此引发的直接结果是煤价大涨。据悉,自8月16日开始,龙煤集团的4000大卡煤价上涨了20元/吨,出矿价格达到420元/吨。蒙东呼伦贝尔地区的褐煤也普遍上涨20元/吨。

 

2018年6月末以来,黑龙江23个主力电厂的库存持续下降,由6月28日的高点283万吨持续下降到8月22日的205万吨。其中,19个在网运行的主力电厂库存103万吨,比去年同期蒙东地区8个大型煤矿停产时还低15万吨。库存低于7天警戒线的电厂有10个,同比增加5个,其中低于3天的电厂有5个,同比增加3个。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内供热企业的储煤也未达到省政府提出的库存在供暖期前要达到40天的要求。随着煤源的逐步趋紧,后续储煤难度将不断增加。

 

黑龙江大唐一电厂的人士告诉eo,当前黑龙江大唐的六个电厂库存约80万吨,其中还有很多不可燃的部分,实际可用库存并没有那么多,仅够电厂一周的使用量。

 

电厂如何应对煤炭库存不足、煤价持续走高的情况?电厂工作人员透露,发电企业会通过各种渠道降低成本,如采购低价煤泥,改变供暖结构等办法。8月,由于煤质下降,黑龙江省内已经出现发电机组不能达到额定出力的情况,最大供电缺口达到235万千瓦。

 

更不乐观的是,当前黑龙江省内煤电厂已经普遍亏损。据悉,黑龙江哈尔滨的某电厂2018年以来,已经亏损了3个亿。

 

“如果冬天煤价太高,就会越发越亏,不过对于一些热电联产的机组,亏损也要保证供应。”有电厂人士坦言。

 

在黑龙江政府部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相关会议上,电厂抱团哭诉。黑龙江工信委、发改委也就黑龙江的煤炭供应紧缺问题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做了汇报。

 

“关于煤、电的价格问题,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直接答复,没有办法解决。”黑龙江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的大环境,降电价是一项任务,煤电传导几乎不可能实现。黑龙江的煤电厂大部分是央企,保障黑龙江的民生采暖是央企责任。”

 

为了应对煤炭的缺口,黑龙江政府曾希望国家发改委协调国家电网公司,在供暖季前进一步加大对黑龙江的电力支援力度,以支撑黑龙江火电企业按照最小开机方式运行,减少煤炭消耗。

 

黑龙江给出的理由是全国迎峰度夏期间,为了保障华北用电需求,黑龙江加大外送电力度,电煤库存持续下降。但该计划并未获得有关方面支持。据eo了解,黑龙江的电煤库存下降的原因比较多,外送电是次要原因,目前黑龙江各电厂仍按计划电力生产。

 

当前,黑龙江的装机以煤电和风电为主。2017年黑龙江的总装机为2969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为95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的装机总量为2201万千瓦,但利用小时仅3862小时。“煤电发电利用小时数要在4200—4500小时才能不亏,黑龙江的煤价高,煤电上网电价又不高,利用小时又偏低,电厂自然效益不好。”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

 

据eo初步统计,黑龙江煤电厂共计23座,热电厂就有17座,基本为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厂,其中华电集团以10座煤电厂位居装机总量第一。

 

黑龙江的煤炭供应紧张问题,对黑龙江的电力交易也产生了影响。黑龙江2018年全省计划电力交易总量为180亿千瓦时,电厂参与电力交易的积极性也不高。今年在电力交易中心中让利仅9厘,较去年的让利有所下降。

 

煤炭短缺死循环

 

即便顺利度过采暖季,对于黑龙江政府来说,煤炭问题依然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从资源总量上来看,黑龙江是不缺煤的。据黑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全省煤炭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21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98亿吨,其中90.8%集中在东部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国家规划矿区。

 

去产能的这两年,黑龙江的煤炭供应为何跟不上?eo在采访的时候听到多个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环保突然趋严,也有人将此解释为需求增长过快,黑龙江省内的煤炭条件差,投资不足等。

 

据黑龙江能源“十三五”规划,黑龙江政府对黑龙江的煤炭供应早有研判:煤炭短缺局面长期存在。2015年黑龙江的煤炭产量为6679万吨,全省的煤炭消费量为1.34亿吨,每年从蒙东调入4000万吨左右的煤炭。

 

有研究人士指出,黑龙江公布的煤炭数据无法匹配。“考虑黑龙江有700万吨/年左右的煤炭外销和俄罗斯进口的200万—300万吨/年的煤炭流入,黑龙江从蒙东调入的煤炭应超过7000万吨。综合考虑蒙东送黑龙江的运力,实际蒙东调入黑龙江的约为4000万吨。那么这供应缺口的3000万吨煤炭如何解释?这成为一个谜团。”

 

对于黑龙江省内的煤炭尴尬局面,黑龙江政府概括为:“十三五”时期,我省煤炭淘汰落后产能与释放优质产能任务并存,煤矿安全生产与煤炭保障供给压力并存,煤矿接续能力不足,现代化矿井缺少,煤炭短缺局面难以有效缓解。

 

黑龙江的采暖在短期内也陷入了没有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死循环。这个坐拥全国第二大油气田的省份面临“缺煤、减油、多电、少气”的能源供应格局,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也很弱。当前,全国轰轰烈烈进行的“煤改气”在黑龙江鲜有进展。

 

一方面,黑龙江的天然气利用总量极小,天然气基础设施不完善。2017年黑龙江的天然气消费总量仅为25.7亿立方米,在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3.93%。大庆油田2017年的天然气产量为40.5亿立方米,除了满足自销和黑龙江的消费,还外输到省外。

 

当前,黑龙江是天然气长输管道未通达的孤岛。以大庆油田为主气源的天然气管道仅到达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其他地区未有管道通达。

 

据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公司介绍,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预计于2019年10月投产。黑龙江政府也有意借机推广天然气的利用,实现“气化龙江”。为此,2017年底2018年初,黑龙江发改委组织了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的招标。今年7月31日,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挂牌成立,成立后将负责黑龙江连接中俄天然气管道干支线的省内管网建设和运营,涉及天然气干支线管网36条,总里程2800余公里。

 

天然气采暖贵也成为制约“煤改气”推广慢的重要因素。黑龙江发改委油气处处长郭雷在今年召开的“东北天然气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当前哈尔滨煤电采暖的采暖费约为40元/平方米,如果用天然气替代采暖费,将增加20元/平方米的成本。这对于地方财政和居民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四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都是重要的产煤区。依托于黑龙江的煤炭资源和坑口电站,东北区域电力丰富甚至过剩。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黑龙江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为红色,资源约束指标为绿色。这意味着煤电装机明显冗余、系统备用率过高。

 

黑龙江即使在冬季也存在电力过剩问题,而另一方面,电厂外送动力不足。为了保障冬季供热,即使机组最小出力,黑龙江的发电量也大于用电总负荷。受煤炭供应价格上涨的影响,黑龙江电厂通过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外送山东的动力减小。

 

据悉,山东愿意接收东北煤电的落地价格不超过山东燃煤标杆电价,在此基础上减去线路输配电价,倒推到黑龙江的外送上网电价仅为0.26元/千瓦时,该价格低于电厂的成本价。

 

而另一方面,“煤改电”成本太高。据初步测算,当前黑龙江热电厂的热价不到30元/吉焦,如果电替代的话,即使是用谷时低价电也要超过100元/吉焦。

 

由于缺乏经济承受能力,黑龙江的采暖问题演化为煤炭供应问题,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当地经济发展,地方财政和居民可以承受的采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