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零碳建筑 国庆假期成“打卡”热点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1.12.30  打印本页  分享:
国庆期间,在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建成的重庆首个零碳建筑向公众开放,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据了解,零碳小屋通过五项技术实现零能耗、零废水、零废弃物。零碳小屋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零碳小屋提

国庆期间,在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建成的重庆首个零碳建筑向公众开放,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据了解,“零碳小屋”通过五项技术实现零能耗、零废水、零废弃物。零碳小屋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零碳小屋”提供电力支撑,采用22块太阳能光伏板,形成10.01kW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构建形成“光伏 储能 充电桩”一体化的多元互补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利用“日晷”原理,“零碳小屋”设置了可自动追踪太阳轨迹的“光导纤维”照明系统,通过凸透镜聚焦设计,高度聚焦太阳光,并过滤热量,精确送入定位于透镜焦点上的光纤入射口,为室内提供100%日光照明。

“零碳小屋”还运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将场地中的雨水收集、过滤、回用,回用的雨水可以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等,雨天的时候,水流冲击动能还可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流,供给储能系统,补足太阳能能量不足的情况。”环保志愿者苏昱玮介绍说,“而智能集成化系统则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建筑中所有能耗体系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智能计算减碳效果。”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零碳小屋”采用了热致调光玻璃、气凝胶保温、零碳集成墙体等多项创新科技材料技术产品。热致调光玻璃可根据建筑需要,在-20℃至70℃之间自由设定温度,当环境温度过高,就呈现雾化效果,发挥遮阳功能,当环境温度过低,则呈现透明状态,玻璃能隔绝95%以上热辐射,降低夏季制冷能耗和冬季采暖能耗,同时遮阳不遮光,减少人工照明。小屋采用木结构,利用植物固碳原理,理论上可储存二氧化碳10吨,而以纳米气凝胶作为核心保温层,也可大幅度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