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四五”建设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探索和建立夏热冬冷地区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来源: iGreen  时间: 2021.12.17  打印本页  分享:
湖北省“十四五”建设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建局: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湖北省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实际,

湖北省“十四五”建设科技发展指导意见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建局:

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湖北省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实际,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再谱新篇”和建设创新型省份与科技强省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构建住房城乡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科技赋能和科技引领,全面推动新理论、新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支撑行业技术变革和发展模式转型,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好政府引导与服务支持作用,营造好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全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创新技术快速转化成生产力;形成以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科技投入与创新活动新格局。

坚持统筹部署、重点突破。完善科技创新链总体布局,加强技术创新方向引导,统筹基地、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超前部署重点行业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集中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和提质增效的技术短板;以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为龙头,带动行业质量提升和跨越发展,全面推进建设领域技术进步。

坚持需求导向、支撑发展。聚焦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行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对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人居环境质量、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等重点工作的支撑作用,以创新带动关健技术突破和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

坚持开放融合、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用,形成组织合力,实施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我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的科技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明显聚集、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建成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为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及创新团队,攻克2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完成50项以上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住房城乡建设绿色化、智能化、体系化技术应用推广模式,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贡献率。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整合和优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的科技资源,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由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相互协同的创新平台格局,夯实服务全省的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设计研究课题,开展产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与企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更多地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住建行业科技发展。

支持行业内经济基础较好、技术发展方向明确、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骨干企业独立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鼓励行业内研究开发能力提升较快的大中型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建立健全研究开发设施手段,引进和培育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企业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在重点领域培育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鼓励对创新人才实行激励措施,激发科硏人员创新活力。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和应用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学科或专业部门,制定适应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3.建立高水平的行业专家智库

发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智库作用,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撑。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专家库和评价机制,发挥专家在研判科技发展方向、谋划重点领域科技任务、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对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管理人员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把握科技方向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提升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4.打造行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共同组建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质建造三个科技创新联合体,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应用为导向、集成创新为主要方式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合作交流,增强创新能力。

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组建“三个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为抓手,搭建科技创新协作平台,推动“三个建造”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示范应用,增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力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个建造”关键技术清单,编制发布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应用手册(指南),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有效机制,提高建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高品质示范工程,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二)着力研发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城乡建设、宜居湖北、建造强省需求,以实现城乡绿色低碳高质量为目标,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关健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促进形成新业态、新动能。

1.完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

开展城市更新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研究,形成指导城市更新工作的政策指引和技术导则。开展存量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城市双修、老旧小区、既有建筑等城市更新和绿色改造的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

研究城市应急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城市公共设施生物安全和健康保障技术和应急功能改造设计施工技术,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韧性扩展能力;加强对医院等城市公共设施进入相关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系统化研究和综合布局,研究基于平疫结合和应急需求的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体系。

研究完整社区、绿色社区建设的相关标准,指导各地开展完整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研究老旧小区功能提升和绿色低碳改造相结合的系统综合模式、技术标准、公共参与组织形式和长效运营机制;研究老旧小区主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围护结构保温性与耐久性提升技术,以及相应材料的开发;开发老旧小区地下管网集约化改造建设、微型非开挖施工技术、管道原位增强修复技术和功能提升技术,以及改造过程中对环境微扰动、微污染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研究既有建筑的耐久性技术,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健康化与智慧化改造技术,既有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及民用化改造技术,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研究可用于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的新材料、新工艺及其应用技术。

2.强化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探索和建立夏热冬冷地区适宜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技术体系,开展绿色建筑品质和性能提升、既有建筑绿色化与性能提升综合改造技术研究,研究建筑领域低碳利用技术和建筑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高效利用与储能技术、超低能耗、零能耗建筑与零碳建筑、农村建筑能效提升应用关键技术,建立绿色建筑从策划、设计、施工、材料、检测验收以及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技术集成体系。

绿色设计。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适宜的绿色低碳建筑策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全寿命周期的整体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绿色建筑集成设计理论和方法,研发绿色建筑设计全过程BIM应用技术。

建筑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适宜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集成设计技术;研究建筑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和建立基于建筑能源利用特性的低碳能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利用与建筑储能技术;研究建筑直流供电、用能端与电网供给端智慧响应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建筑能耗总量控制及碳排放分析预测技术;研究基于多种用能需求的清洁低碳能源耦合供能系统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既有建筑节能建筑绿色改造关键技术体系。

健康性能。研究满足建筑生物安全和健康保障性能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绿色建筑室内污染防控、空气品质及水质保障、健康舒适、照明、隔声、热湿环境等生物安全和健康干预技术,研究健身设施与建筑集成设计关键理论与技术。

绿色建材。研究面向改善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集成选材技术,推广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体材料、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等新型功能环保建材产品与配套应用技术,研发性能优良的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建立不同类型建筑内部空间适宜的建材产品数据库。

绿色建造。研究绿色建造在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实现各阶段材料、设备、工艺、产品能耗等指标的技术融合,发挥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改进绿色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五节一环保”技术措施,研究绿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如扬尘控制、噪音污染、建筑垃圾再利用等问题解决的先进技术手段;研究完善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集成体系,形成技术标准化文件,指导绿色施工;研究完善绿色建造在材料、结构、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检测技术;研究完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等级的绿色建造项目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运营保障技术。研究绿色建筑性能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研发绿色建筑综合性能监测与管理平台,提高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水平和性能感知;研究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大数据信息系统,研究基于绿色建筑实际运行大数据的绿色建筑运行性能运维异常薄弱环节;研究以5G、人工智能等为手段的绿色建筑运行异常早期识别预警与快速诊断技术。

3.研发新型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

开展系统化集成设计技术、数字化应用技术、构件和部件标准化平台、集成化建筑部品、精益化施工技术、一体化装配化装修技术研究,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提高我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技术水平。

完善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研究开发适合装配式建造施工的连接技术和节点构造、耗能减震技术、预应力技术、外墙保温、饰面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研究装配化吊装、构件安装、节点连接、装配校正、成品保护及防水等核心施工技术;研究开发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高效检测技术;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内装方式,鼓励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等部品模块化研发与应用;制订和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运维等标准规范体系;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制造装备和生产流水线技术研发,完善预制工厂工艺规划设计和绿色生产技术。

开展BIM、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研究,推动建筑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开展建设工程数字化设计、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慧建造产业体系;研究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技术、工业化制造和装配式施工技术及装备,积极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发展路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4.发展品质建造集成技术体系

开展住宅工程精细化设计研究,统筹各个专业、系统、细节的设计,形成住宅品质管控的整体解决方案。

住宅工程精细化施工。系统研究质量标准化管理、精益建造、绿色建造,保温和节能方案落实、设计优化和工艺改进措施,杜绝住宅质量通病。

住宅运维管控。研究物业服务企业选择、工作内容和标准、业主意识和参与度等。建立住宅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精细化设计、施工、运维、用户体验及满意度等方面研究设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探索住宅品质认证制度,研究创新住宅产品和运维服务认证模式,推动住宅工程高端品牌建设和品质服务。编制湖北省《高品质住宅技术导则》,推动和规范住宅品质提升行动。

5.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

研究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与标准,指导各地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研究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研究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指导各地推进智慧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体系和标准,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研究城市防洪和排涝工作统筹机制,科学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系统设施,形成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

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指导海绵管廊建设。研究城市供水、供气行业规范化管理标准和设施建设标准,提升供水、供气行业发展水平。

研究满足工程结构耐久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的工程结构体系、高性能建筑材料;开展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高复杂度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地铁安全施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大支模、深基坑支护、大型结构工程的安装施工、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开展绿色综合交通系统、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立体化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深埋隧道排水系统、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开展排水管网提质增效背景下老旧管网快速检测、修复、改造技术研究;开展城镇雨季溢流污染控制规划建设标准及技术体系研究;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效能提升技术研究;开展污水、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

开展地铁隧道、地下管线、城市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健康运行监测系统研究;开展适应于重载交通条件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设计技术研究;开展老旧建筑结构、老旧桥梁结构、既有地铁隧道、大型基坑、大型结构工程加固技术研究;研究开发既有建筑、市政设施安全评估及养护技术,开发市政道路、桥梁、地铁隧道快速检测及巡查系统成套设备;开发适用于我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建材、新型装备。

6.推动城市安全高效运行技术集成应用

开展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根据不同城市规模、城市功能、自然地质条件、气候风险,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运行安全综合风险识别技术;加快极端灾害及突发事件下城市运行安全预警与功能快速恢复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研发基于防灾减灾、节能减排的城市交通设施设计和建设技术,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效能提升和重大风险管控;研究不同地域海绵城市设施设计、建设及维护适用技术,建立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不同城镇内涝防控系统应对策略。

推广应用市政公用设施现状承载能力评估技术、城市内涝快速抽排装备及技术、城市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灾后修复及加固技术、基于物联网机器人的城市管网探测监测技术等。

7.推广县城品质提升和乡村宜居技术

加强以小城镇为带动的县域镇村集约布局与建设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乡村建设基础理论创新、县域镇村体系优化与小城镇人居提质、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优化、绿色乡村住宅建造与宜居性能提升、现代乡土建筑设计建造的标准、技术和材料,实现村镇规划、宜居农房、乡村环境、乡村治理等领关键技术突破,建立美丽乡村环境和卫生设施建造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展乡村社区共同缔造的模式评价与试点示范。重点做好乡村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技术、民居建筑性能改造与提升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的研究应用。

县域镇村体系优化与小城镇人居提质。研发县域镇村体系优化、县域人口—产业—空间协同、县域支撑体系构建与韧性建设的成套技术,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针对不同规模和特色的县城和小城镇,构建创新实用的县城和小城镇空间布局技术方法;开展县城和小城镇技术集成示范。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优化。研发村庄建设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乡村景观营造的成套技术;研发系统化、实用性乡村社区建筑与设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完善适宜乡村社区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开展技术应用和示范建设。

绿色乡村住宅设计建造与宜居性能提升。创新绿色乡村住宅建造与宜居性能提升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开展工业化新型高性能绿色乡村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研究,建立乡村住宅装配式建造成套技术指南和服务体系;研究乡村住宅本体被动节能技术,编制技术标准和指导图集,建立采购与技术服务信息平台。

现代乡土建筑设计与建造标准体系。创新和发展现代乡土建筑体系,提升乡村景观风貌及人居环境品质;通过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培训技术人员与农村工匠,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环境和卫生设施改造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研究适应不同镇村规模和布局特点的污水资源化处理与绿色回用理论技术、乡村面源污染控制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乡村受污染水体生态治理与保障技术、乡村卫生设施改造技术;针对不同规模的县城、乡镇以及村庄开展工程示范。

8.推进智慧住建技术融合应用

聚焦融合智慧住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技术系统,加快建设智慧住建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智慧工地、智慧建筑、智慧城管等智能化行业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

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衍生式设计模式、施工图自动识别技术,开发基于BIM和人工智能的设计方案合规性审查系统。研究开发基于5G和BIM等技术的数字化设计集成应用系统和标准体系、智慧工地集成应用系统和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方协同工作系统,支撑全行业的BIM普及应用,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数字化贯通。

新一代智慧工地系统开发。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工地边缘计算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工地信息采集、集成和应用技术,研究建筑工地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物理信息耦合关系,研究智慧工地实时状态反馈技术,开发智慧工地多方协同与管控的集成平台。

建筑工程现场的智能建造装备与机器人开发。基于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多功能“智能造楼机”、远程控制塔机与施工电梯、适应现场的建筑机器人、智能柔性加工设备(钢筋、机电管线)等,形成相关装备与系统,实现现场智能化、少人化施工。

建筑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开发与示范。基于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针对建筑运维开发具备BIM可视化、负荷预测、故障诊断、最优运行等功能的建筑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形成建筑运维管理水平评价标准、示范项目等系列成果,达到提升建筑用能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品质的效果

完善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对全省城市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聚焦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监控、运营安保与防控等智能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针对地下空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以及高空坠物、住宅小区安全等风险隐患,加强源头管控、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完善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排水一张网。建立排水系统前端感知体系,加强排水全流程在线实时监测。建立城市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源、排、污、灾”全过程综合管理能力。

(三)大力推广建设科技成果

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资中介相结合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率。

1.构建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技术公告和技术目录等成果推广制度,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挖掘提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创新成果,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成果库;发布我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公告和目录,引导新技术、新产品在各类示范工程中推广应用;选择技术成熟可靠、使用范围广、对技术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领域,发布一批《重点实施技术》和典型应用案例。

2.实施重大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组织开展重大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机制+技术+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重点实施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质建造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以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深层隧道排水、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厂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等重大技术示范工程,探索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力, 形成集成化、系统化和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成果,实现重点新技术成果在全省规模化推广应用,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3.加强标准化支撑

建立技术创新、标准编制、成果转化的互动机制,及时编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所需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或地方标准,指导建设工程实践,提升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4.推动产学研融合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着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科技成果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转移通道。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的有效模式,提升协同创新效果。

(四)加紧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1.完善建设科技项目管理

健全建设科技项目计划、评估和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建设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统一的评估监管机制和科技报告制度。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验收和成果推广全过程管理,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省建设科学技术计划的引导作用,研究制定建设科技年度计划项目指南,围绕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建设,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布局一批研发项目,集聚科技资源,组织协同攻关,取得一批对科技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

2.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等相互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壮大技术服务机构的规模。加快培育技术中介服务市场,积极扶持、培育以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为代表的各类机构开展科技评估和科技成果评价等业务,构建科技服务网络,整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将智库提供的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调研数据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骨干企业参与编制建设科技发展计划、参与技术创新决策、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成果转化应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大企业带领产业链中小企业共同发展,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专业平台,开展成果转移和转化。培养一批能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创新性企业家,吸纳企业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和评估。

4.推进科技与重点产业创新联动

推动依托科技创新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住建等重大产业链,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协同创新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理念深化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优势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建设科技工作的领导,推动省建设科技委实体化运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建设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省直有关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相互联动的协同机制,推动科技创新相关资源整合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完善建设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督查机制。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杆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增加建设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建设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与省级财政科技投入的衔接,将建设科技创新所需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设立科研专项资金,加大工程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鼓励金融市场和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科技研发,拓展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来源。

(三)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推动落实《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推进专项政策制定与落实,研究加快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创新科技金融结合的方式方法,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与培养的鼓励政策,分类指导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科研单位加强核心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进步奖项评比及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和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建设一批科普基地,提高行业科普能力。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加强科技交流,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11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