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电采暖调查: 用电和烧煤表面成本相差无几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dxh  时间: 2019.02.22  打印本页  分享:
从2017年开始,淄博市开始推行“煤改电”工程,截至目前,“煤改电”受益群众已累计达1 8万户。

从2017年开始,淄博市开始推行“煤改电”工程,截至目前,“煤改电”受益群众已累计达1.8万户。电采暖效果如何?群众反映怎样?春节过后,记者来到有“聊斋故里”之称的淄博市淄川区,对“煤改电”集中的洪山镇、罗村镇、双杨镇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娃娃们回来过年了

麓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是一个郊区村庄,2月14日,一场小雪让小村庄银装素裹。见到王孚华的时候,他正坐在沙发上,一边逗小孙子玩耍一边看电视。尽管户外已低到零下5摄氏度,但屋内却非常暖和,一株桂花飘着淡淡的清香。

沙发旁边是一组崭新的暖气片,说起电采暖,王孚华连连夸赞:“你们看,干净、安全、温度高……”

相对于城市的集中供暖,淄川区大部分农村此前还延续着燃煤采暖的习惯。众所周知,这种被称为“炭火炉”的煤炉取暖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安全,经常有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等事故发生;二是温度不容易控制,烧炭受到煤炭质量、炉体构造、冬季风向、人员管护等多重因素影响,取暖效果时好时坏;再就是不卫生,炉渣遍地倒,炉灰随处有,煤烟满天飞……一句话,脏!

还没说完,王孚华的话就被老伴打断:“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要不是电采暖,小孙子会回来陪你过年吗?”

听老伴这么说,王孚华一个劲儿地笑,正是因为以前用炭火炉取暖效果不好,温度时高时低,生怕冻着三岁的可爱小孙子,所以,每年冬天,王孚华坚决不让儿子带着孙子回来:“小家伙感冒可不是小事,还是待在城里的暖气楼里好。”

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入冬之前,麓村完成了711户村民的“煤改电”工程,电采暖让王孚华第一次有了底气,一进腊月,他就给儿子打电话:“今年过节,你们一起回来,咱家用电取暖,可暖和了。”

电采暖可以自由控制温度,平时也不需要管护,进门打开开关来暖气,出门拔掉电源断暖气,经济又安全,而且,因为不再烧煤,村里没了往年冬天那种浓重的煤烟味,也没有了煤粉污染,村庄干净整洁,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家过年。据王孚华介绍,今年麓村在外打工生活的村民,至少有二十多户带着孩子回来过年。

“以前大人小孩都怕冻着,现在城里农村一样的温度,这里又是咱的老家,我们当然要回来陪老人团团圆圆地过年了。”王孚华的儿子说。

不光龙泉镇麓村,昆仑镇西笠山村二十岁的王鹏宇也在学校放假后回到了村里。“家里冷,这几年他一直在学校过冬,为这事爷俩吵过好几次,多亏了电采暖,家里比学校宿舍都暖和,不用催,他乖乖就回来了。”王鹏宇的妈妈说。

一个账单两样看

2018年,淄博市在上一年完成8984户“煤改电”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煤改电”工程,共涉及6个区(县)71个行政村。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制订专项方案跟踪服务“煤改电”施工,于2018年10月24日全面完成“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工程,新增变压器89台,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3.9千米、0.4千伏线路105.9千米,共计改造城乡居民9746户、企事业单位5家。

电网坚强,保障了群众电采暖设备的正常使用,但是,也有村民感受到了电费支出的增加。

根据《关于完善清洁取暖价格政策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18]1269号),一户一表居民电代煤用户,电价政策由“增加6000千瓦时一档采暖电量”,调整为“采暖季(11月至次年3月)用电按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电价标准执行”。

在双杨镇坡子村,春节期间,张爱风夫妇打工的企业放假后,除了健身赶集串门外,两人一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一周时间,电表跑了418度电,按照一度电0.5469元计算,共花费电费228.6元。减去政府补贴部分,整个采暖季共需支出电费2700余元。张爱风一家原先一年烧两吨炭,年花费1600余元,折算到整个采暖季,电采暖费用高了60%多。

 

不过,这是理论上的数字比较,事实是,电采暖是一天24小时运行保持恒温的,而炭火炉取暖,每天夜间都有八九个小时要封火,几乎不消耗煤炭,但取暖效果也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时间相同,用电和烧煤的表面成本相差无几。

 

在村委会主任李世永心里,还有另外一笔账:“电采暖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事故,这可是头等大事。往年一入冬,就常听说哪里的谁谁谁使用炭火炉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中毒轻的,一住院也得花好几千块钱。”

 

卫生也是一个优点,现在村庄配了保洁员,进行了旱厕改造,村村通自来水,家家通水泥路,又淘汰了炭火炉,天蓝水清、民风淳朴,“许多城里来走亲戚的都很羡慕咱们呢。”李世永说。

 

“电采暖温度比较恒定,没有污染,今年感冒的少了,因为空气不好咳嗽的也少了。”乡医张艳丽说。

 

取暖费用支出增长了,但温度、卫生、安全等各方面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是一笔明白账。“就好比上下班,你是宁愿骑摩托车呢,还是多花点油钱开小轿车?”李世永说起来很认真。

 

让村民敞开用电

 

2月13日,常淑芝正在双杨镇白沙村拍照,照片正中赫然是一个老式炭火炉。她不是网红,但喜欢在抖音上发几段视频。

 

“用电取暖后,这炉子要拆了,以后村里很难见到炭火炉,再过几年,砌炉子的工艺也要失传了。”常淑芝说,“拍个照,权作留念吧。”

 

煤堆不见了,运煤后地上遗留的黑圈子没了,也没有“揣搭火”(用煤粉、黄土、水做成的燃烧物)的了,很多东西都成了记忆。只是,炭火炉的下岗,并没有让村民们有多少惋惜,更多的还是自豪:“越来越像城里人的生活了。”

 

伴随着炭火炉下岗,淄博供电公司还逐一对“煤改电”村庄用电进行了改造,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村中增加箱式变压器,对0.4千伏线路进行了绝缘化和入地改造。同时,公司还应用供电服务指挥系统,每天检测、监控“煤改电”配套电网设备状态和负荷情况,按照一线路、一台区一预案的原则,在“煤改电”集中地区优化抢修力量配置,完善应急抢修预案,保证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快速恢复供电。在每个“煤改电”台区配置客户经理,提供技术咨询、供电服务抢修、安全用电指导等服务。进入2018-2019采暖季后,淄博供电公司成立了9个工作组,对1.8万户“煤改电”客户进行逐一走访,全面巡查、维护配套线路、表计、开关、变压器,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梳理分析“煤改电”配套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可以满足村民未来10年内的用电需求。”淄博供电公司双杨供电所技术员袁冰说,“让村民家家都可以敞开了取暖,放心用电。”

 

“煤改电”给山村群众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安全、方便和亲情的升华。原先使用炭火炉,煤炭的购买、储存、使用,炉灰的处置,隔三岔五生炉火,天天看炉火,每一件都需要时间,据粗略统计,一户人家,冬季每天用在打理炭火炉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遇到炉子不好用、炉火不旺,又得对炉子进行改造,忙一两天也是常有的事情。

 

扔掉炭火炉,用上电采暖,每天节省下两个小时,村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参加村里的文体娱乐健身等活动,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走亲会友、做工提高收入、提升生活质量。

 

家里温度高了,许多村民开始养鱼种花,在白沙村,就有三户村民家中的迎春花已经开花了。村民们更加注重家庭和个人卫生了,毕竟,再也不能把自家灰头土脸的邋遢归结于炭火炉了。

 

“煤改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按照综合成本来说,也比烧煤取暖要合算。下一步,我们将探索进行村居保温改造,让电采暖的费用支出更加便宜,同时还要重新对村庄道路进行规划改造,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新乡村。”村党支部书记刘昌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