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地产”已经装不下朗诗的业务

来源: 观点地产网  时间: 2018.01.22  打印本页  分享:
2018年1月16日,朗诗绿色地产公布,建议将公司之英文名称由“Landsea Green Properties Co Ltd ”更改为“Landsea Green Group Co Ltd ”并采纳“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第二名称“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
    随着碧万恒相继跨过5000亿规模,房企集中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趋势下,地产行业也迎来了转型潮。

  无论是龙头房企如万科,还是地产狂奔中的融创,都在逐渐淡化地产的概念。然而将转型升级上升到企业改名的战略位置,朗诗或许是内地房地产上市企业中第一家。

  2018年1月16日,朗诗绿色地产公布,建议将公司之英文名称由“Landsea Green Properties Co. Ltd.”更改为“Landsea Green Group Co. Ltd.”并采纳“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第二名称“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

  将“地产”二字从公司名称中去除,对一家房地产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足以引发多种猜想。同样在2017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更名为“长江实业集团”,一时间业内对长实去地产化,李嘉诚撤出中国市场的舆论喧嚣尘上。

  对此,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专访时表示,更名并不代表“去地产化”,只是单一的“地产”已经装不下朗诗纵向多元化的业务了,我们现在发展了包括长租公寓、养老服务、地产金融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不过,地产业务仍会坚持绿色差异化战略继续发展。

  此外,据其介绍,2017年朗诗新进入的10多个城市,新获得的三十几个项目,都是通过小股操盘、合作开发、委托代建等方式拿下的,资产轻型化模式令公司受到资金的约束更少,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朗诗的操盘能力。

  长租与养老渐成体系

  田明描述中的业务大盘中,除了主业房地产,长租公寓和养老业务成为多元化的重要组成,此外,还包括地产金融、建筑设计、装饰、物业服务、资产运营等领域,为此,朗诗在内部推出了“榕树林”计划。

  2017年下半年起,长租公寓成为房地产行业当之无愧的新风口。而在2017年初,朗诗就成立了独立的长租公寓事业部,进行“朗诗寓”品牌的业务扩展,并推出了青年公寓、白领公寓、商务公寓及服务式公寓四条产品线。

  据田明透露,第一阶段朗诗选择了11个城市进行布局,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宁波、西安、成都、无锡。其中,在一线城市,朗诗的战略是全产品线铺开,不同的二线城市则是选择性或机会性地推出产品类别。

  事实上,从近来在长租公寓业务的积极布局可以看出,朗诗早有做好长租公寓的决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2017年12月,朗诗以2.6亿元收购广州市建昭置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计划将其改造升级成长租公寓,这也是朗诗首次进入广州。更早前的11月底,朗诗宣布与平安不动产合作成立合营公司,收购上海浦东不动产项目,未来将打造成700余间中高端长租公寓。

  在规模拓展上,朗诗则将延续轻资产模式,即采用“二房东”模式,将房源整租进来,再散租出去,但也不排除会继续收购合适的存量资产进行扩展。

  事实上,自去年底政府陆续推出住房租赁政策后,无论是房企、中介机构还是国企,都在抢食长租公寓这一杯羹。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到最后,田明对此并未担忧。

  在其看来,长租公寓将经历一番“今天是风口,明天洗牌、后天赚钱”的局面,而对于朗诗而言,一方面轻资产战略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朗诗则会坚持做好运营,成为行业里最终可以留存下来的优秀企业。

  截至目前,朗诗的长租公寓规模约为15000余间,首批开业的门店出租率达95%。而在田明的规划中,未来朗诗的长租公寓目标是进入行业前三。

  相比于发展势头正猛的长租公寓,在另外一个细分领域——养老,朗诗则布局了五年之久。

  据介绍,目前朗诗的养老业务主要集中在大本营南京,产品的打造上则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就近养老”及“适度规模”。

  具体而言,朗诗将覆盖的城市划分成网格状,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在社区内部或附近租赁合适的存量物业,并植入服务。根据规划,每一家养老机构的规模在80-120张床左右,以服务附近的居民为主,收费则包括中高端和高端两个层次。

  由此看来,朗诗的养老产品并非房地产化的养老,而更偏向于康养机构,考验的则是企业的运营能力。对此,田明表示,朗诗常青藤的目标是“做中国最优秀的养老服务机构”。

  经过五年的摸索,朗诗已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养老模式体系,在接下来的2018年,朗诗就将在南京以外的城市铺开其养老业务,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六座城市布局5000间,其中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不少于2000间。

  轻资产转型中的金融野望

  随着房地产行业集中程度不断提高,2017年,房企逐渐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冲刺规模,另一类则迎来转型潮。在田明看来,当地产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后,不转型的规模狂奔将是危险的。

  对朗诗而言,自2014年开启轻资产战略以来,该模式为公司打开了更多业务,进入更多城市的大门。截至2017年底,朗诗新进入的10个城市,新增的30余个项目,均以合作开发、小股操盘、委托代建等轻资产方式获得,而朗诗在其中股权占比则进一步降低至30%以内。

  另一方面,体现在收入上,朗诗目前的利润有接近一半是来自于开发服务方面的收费,包括操盘费、产品整合费和超业绩的提成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对标铁狮门的中国房企,朗诗的业务拓展中总不乏金融机构的身影。而房地产行业的重金融性质,也促使朗诗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探索。

  据了解,继11月底与平安不动产的合作上海浦东长租公寓项目后,双方还于1月10日正式签署了更为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内,双方将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武汉等强二线城市共同投资长租公寓项目,目标资产管理规模100亿元,其中朗诗和平安不动产为联合GP,双方各自出资10亿,并将委托朗诗旗下长租公寓运营品牌朗诗寓进行运营管理及设计、改造等,基金将在项目稳定运营后寻求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

  而在存量资产领域,2016年,朗诗与中信资本成立了20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用以挖掘存量资产,并于2017年初朗诗收购华东多个城市商业项目。

  2017年底,朗诗再与信达投资签订有限合伙协议,共同设立嘉兴朗达合伙企业,双方将分别认缴嘉兴朗达合伙企业资本金人民币18.01亿的30%及70%。同时,嘉兴朗达以代价人民币6.6亿元收购湖北供销徐东民生广场置业有限公司99.9%股权以发展湖北武汉洪山区徐东村项目。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嘉兴朗达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优质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项目等,即收购不良资产后进行改造及销售。

  从最初的旧改,到不良资产的改造,再到如今的长租公寓业务,朗诗都不约而同选择借助金融手段,除了资金压力小的因素,成为中国的铁狮门或许是田明最终的目的。

  据其介绍,目前,朗诗内部除了地产、养老、长租公寓事业部,金融基金也是独立的一个部门,且不同于单纯做财务投资定位的房企,朗诗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更多会尝试做GP和LP两种角色。

  最后,田明强调,朗诗作为战略导向型企业,无论是在轻资产转型还是多元化发展,都进行地非常坚决。他希望,通过继续转型升级,朗诗可以成为房地产行业里存活下来的企业之一。